2025新年快乐

2024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绩。

还记得2022年毕业前夕,疫情封城,偶得一段静心思考的时间。根据课题组之前的积累和前沿文献的阅读,突然得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想法。随后开始尝试初步实验、测试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随后,又进行了几轮迭代,在各位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理论、实验、算法等所有部分。2023年初形成初稿,4~7月,在大老板的牵线下,与国际大教授交流讨论,又迭代修改了数个版本。在9月中旬开始投稿,尝试冲击了顶刊失败,辗转到12月终于到大子刊送审。

2024年3月中旬收到了第一轮审稿意见,补充了实验和仿真,但是其中有一个审稿人由于在学术观点上的差异,坚决不同意。劳动节后就上传了回复。不幸的是1个月后,又收到了反对的意见,这次完全遵从的审稿人的建议,进行了修改,在两周内进行了回复。然后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在7月中旬原则上接收(AIP)。又经过了数月的文字图片编辑处理,最后终于在11月份上线发布了。

除了这个心心念念的工作终于取得了完满的结果之外,和同学合作的工作也发表在了不错的杂志上。同时,今年也开拓了高性能集群计算的方法、拓展了编程控制的实验自动化、尝试了新样品的实测方案、看了一些更多项目的本子。尤其是在AI时代的大背景下,扩展了与AI深度融合的科研范式,chatGPT、kimi等大模型已经以较高的使用率取代了传统搜索。

下半年AIP之后,抽空出去参加了几次学术会议,进行了学术报告,休息期间则疯狂加微信。而在学术报告期间,则引发了新的思考。人和人的交流由于交流形式的差异,存在着效率的显著区别,而不同背景的观众,则会因为自身知识体系的限制,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了解一个科学前沿,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献、阅读新闻报道、观看多媒体宣传,然而这些文字、图片、视频的效率远不及现场汇报以及当面问答来得高。然而其时间成本则与之相反。放弃了时效性和即时反馈,文字图片可以拥有更大的信息容量。但是阅读通常是一个主动摄取信息的过程,能量的消耗的行动的主体都是自身,然而遇到阅读困难的地方,则常常卡壳,陷入思考的黑洞。听取报告则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过程,可以接收娓娓道来一个有前因后果的完整故事。

但有的时候仍然会存在误解或者误会,难以理解别人工作的全貌。文字的内容,仍然来自作者的书写,部分信息的遗漏或者默认部分信息属于共识,而对于缺少这部分只是的读者则是灾难。即使是现场问答,也可能由于需要的背景只是太多,而不能解答所有问题。这时候彷佛希望能够有三体人一样透明的思维,能够进行毫无阻碍地沟通和知识的无缝传递。另一方面,阅读有着更强的主动性,有时候并不一定完全理解了作者原本的意图,但是从其中一些细节处,反而启发了读者新的灵感,可能是原作者也无法预料到的。

2024年就要过去了,除了学术之外,细数这一年的其他经历,父亲五月份再化疗、端午带小裴回家见了父母、国庆见了外婆,但一个月后外婆又突发去世、年末参加了远方表姐的回门宴等等。

2025年就要到了,1月过不了多久也要30岁了,在前29年的努力下,生活和工作也渐渐明朗了起来。

2025年再接再厉。

记梦(其十八)

梦境的场景还是1006宿舍,本科毕业多年,居然说需要再回去上一年课,重新完成大四的毕业设计才可以获得双证,使双证生效,重新符合工作条件。

又回到了宿舍生活,我是第一个到的,收拾行李,洗澡,天气是夏天,最后在阳台看着陆陆续续回到学校的同学,梦又醒了。

记梦(其十六)

场景是参加学术会议,正在用自己的电脑进行PPT播放准备,在会场开始之前,连接了wifi,突然被动的下载某个东西,然后自动运行,电脑就中病毒,电脑当场关机了,情况非常着急。


这个梦的来源和最近实际生活有关:(1)上周刚刚参加过会议;(2)电脑有点坏了,准备趁双11换掉,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换,准备用旧电脑再坚持一段时间;(3)上周1,11月4日,也做了一个相同的梦,当时用手机记录了下来,内容主干也是电脑中病毒,无法打开,导致重要资料被锁在硬盘里。

新课标I卷 作文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下回答来自chatGPT

问题会变少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效率前所未有地提升。这种技术进步让我们能够快速解决许多日常问题。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科技与人类认知发展的深刻思考。

首先,科技进步并不会减少人类的问题,反而会引发新的问题和挑战。每一项技术的诞生,往往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隐私泄露和网络安全等新的挑战。同样,人工智能的应用虽然在某些领域超越了人类的能力,但也引发了伦理道德、就业替代和决策透明性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其次,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决定了问题永远不会消失。即使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问题被技术解决,我们仍然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以满足我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当一个问题得到解答,新的问题往往会随之出现。比如,在医学领域,每一次疾病的治愈背后,都可能引发对其根本原因、预防措施和潜在并发症的新一轮研究。

此外,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问题,可能意味着其停滞不前。相反,问题的涌现和解决,往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源于对现实问题的不懈探索和追求。例如,工业革命的起源正是因为人们对生产效率低下、生活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同样,当今社会的诸多创新,无论是绿色能源的开发还是太空探索,都是为了解决当下的环境危机和人类生存的长远问题。

再者,人工智能虽然能够模拟和执行复杂的任务,但它的创造性和情感认知依然有限。人类的许多问题往往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包含了情感、伦理和社会层面的复杂性。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数据和算法的处理,更需要人类的智慧、情感共鸣和伦理判断。比如,如何实现公平正义、如何在科技发展中保护人类尊严,这些问题都无法简单地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总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进步确实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许多具体问题,但它们并不会减少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数量。相反,它们将带来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推动我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因为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将其视为机遇和挑战,不断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水平,以应对未来更多未知的挑战。

国庆节快乐

不知不觉,2023年已剩余不足100天了。还记得年初看剧版《三体》,对于其中一句台词记得特别深刻:

”一个科研人员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出科研成果!

由于自己身份的转换,对于原著中原本不起眼的一句话,产生了许多感想。这一句说的非常贴切,没有科研成果,就申不到基金、拿不到帽子、评不上奖,继而发不出工资、招不到学生、做不出成果,如此往复恶性循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科研经费的蛋糕不够这么多人分。在全国重点实验室改革的大背景下,最严重情况莫不是课题组由于没有科研经费进账而原地解散。

如果说博士阶段是科研的入门,还可以像是呆在新手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尚且留了一条退路(如毕业后转身业界远离科研);那么在获得了博士学位作为入场券进入科研圈后,则必定是更进一步的勤学苦练、摸爬滚打,其目标无疑是非常明确的——做出好的科研成果。事事躬亲在一线科研的时间无非二十到三十多岁的年纪。虽然说人生是一个长跑,但是每个阶段的跑步速度是不一样的;虽然说人生的道路没有统一的终点,但是沿路会有很多check point,一旦在对应的年龄没有达到相应的位置,则失去了后面的竞争机会。为了整个科研生涯后续更好的发展,需要在早期,尤其是博士阶段,就做出具有代表性的成名作,而非数量多但档次低的论文。然而现实情况是,同辈中的佼佼者手握数篇nature、science子刊甚至正刊,感受到了他们带来的巨大压力。

把好的工作发表在著名期刊上是每个科研人员有过的梦想。读博时有充足的精力时间搞论文,这些文章既是为了最低限度的毕业条件,更不必说是为以后在学术圈谋求更好的发展。然而发表了论文之后呢?毕业后的科研工作,评价的标准也不仅仅只需要论文了,基金申请、项目经费等等比重变得更大,成为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更是简单粗暴的可以总结为两条路:1) 申优青杰青申纵向经费,2) 产学研结合拉横向经费。科学是全社会的科学,科学是人的科学,科学离开了人和社会也没有更多的意义。因此科研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是以金钱为润滑剂驱动的。这免不了对于科研的本质的思考。偶然读到一段评述,竟能十分准确的表达这种经历和感悟:”先是学习实验技术,然后是组建团队申请经费,最后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去坐庄负责发钱。“(摘自 《我的导师-狡猫三窝》)。

从科研个体的角度来说,up主“来自星星的何教授”有一些有趣的言论,把高校和教师的关系比作旧式夫妻。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不同,高校教师尤其是当前语境下的青年教师,都是被要求以科研为主的。或许这也是高校教师重科研而非教学的原因,因为只需要向权利的来源负责。高校教师与学校并非通常理解的雇佣关系。高校或科研院所提供了一个科研平台和一个对外名号,科研人员依附于此申请项目,项目经费首先被被单位抽水收取管理费,同时实验室的房租水电也不能少。在北京出差时,与另一个年长很多的师兄交流,他现在的状态则像科研包工头。通过各种渠道申请下来了即使不熟悉的项目也没关系,只要有钱,就可以立足下去,实在不行还可以与外协单位合作,就怕申请不到经费。部门每年6000万经费的指标要求,申请到经费多的就可以步步高升,进而担任行政要职,毕竟项目经费是给整个单位带来了切实的利益。这样看来,每年年末的各种职称(副研究员、研究员)的评定,也直接可以和入账经费挂钩,这样理解起来也游戏规则也就直观多了。

从科研整体的角度来看,科研运行的逻辑,也是社会运行的逻辑的一部分。在学而优则仕的指导下,科研本质是官本位的。尤其是最近举国体制科研的环境下,对于体系化、建制化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专家进入部委机关,在高层次上发布项目指南,指导整个国家的科研方向。“体系化、建制化”一方面加快了国家队的建立,另一方面也劝退了孤魂野鬼,加快了科研圈的土地兼并,科研资源和科研话语权进一步集中。这对于科研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出好科研成果重要,跟对领导也很重要。

然而真的有专业化的国家队存在吗?在草台班子理论解构下和多年的亲身观察所见,恐怕难免科研祛魅。多见的是手工作坊一般的科研环境,即使涉及到高精尖的仪器,管理员或者工程师也有的是被赶鸭子上架。对外看起来是一个大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对内则是各个山头各自为战,仪器设备使用不规范、损坏破烂。研究生来来往往,有的时候并不是学会了再去担任某个岗位,更多的像是被安排在这个位置上自然也就顶住了。越往下的细节越多,越无法统筹兼顾,人来人往中达到一种微妙的混沌平衡,可以不断地产出科研成果,保持了外部的光鲜亮丽。大概或许国家队也还是存在的,只是我还没有见过,或许我所见的已经是最顶尖的国家队了。科研也只是一份工作,或者说一种游戏,在游戏规则中玩的开心就好,早早的认清楚游戏规则,或许是一件好事。

X-ui 无法科学上网

最近遇到

app/proxyman/outbound: failed to process outbound traffic > proxy/vless/outbound: failed to find an

VPS IP可以连接, 搭建的相关网站也可以访问,但是科学上网功能无法实现。

解决方法:更换端口。

更新: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DNS污染。

记梦(其十五)

今天造成7点半醒了,然后到8点半期间做了一个梦。

楼高20多层,我在21层上课,俯视图结构如下

起初,我在窗口望风,发现对面房屋出现裂缝,同时感觉到自己所在的这栋楼发生轻微的倾斜。

倒塌不是由于地震等剧烈因素造成的,整个过程较为缓慢,能够体会到逐渐倾斜和倒塌的过程。两楼的倒塌方向如图所示

在感受到倾斜的第一个,我就发声喊了任课老师,已经通知同学和同楼层的其他同学。同时发现大家也都体会到了这个变化。立刻从安全通道撤离,虽然在21层,但是爬楼也赶到了地面,也足见这个倒塌的过程历时时间之长。

到达地面后,大家集中在倒塌方向相反的一侧。没多久,随着倾斜程度的加剧,倒塌逐渐加速,最后两栋楼轰然对撞,猛烈倒地。

我有很多书本电脑都没来得及拿出来,眼镜也没有拿出来。二楼是实验室,搭建的测试平台,估计也被完全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