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观后感

离开太阳系 to leave the solar system

その一

昨天晚上和高中同学聚会,吃完晚饭后去看了流浪地球,算得上是二刷支持一下票房,依旧是热泪盈眶和感慨颇深。

高中的时候看了大刘的《三体》,如实说是在高三暑假的时候,开始尝试看了很多次,都没有看下去,遂丢在一边。等到了寒假,大概是2013年初,在手机上看完了三本,思维十分震撼,最后一路狂飙。

去年暑假就在影院里看到了《流浪地球》的宣传片,当时知道《三体》改编权也放出去了,便误以为是其电影。后来才发现不是,但也很期待,终于《流浪地球》在今年春节档如期上映。

大学之后,带着高中迷恋大刘科幻残留的热情,一口气又看了《球闪》《乡村教师》《中国2185》等。电影上映前,更是回顾了一下《流浪地球》的原著。看完电影后,发现剧情并不完全相同,或许这就是科幻小说和商业科幻电影的区别,电影是需要改编的,用镜头语言给我们讲一个好故事。


その二

原著冰冷黑暗,小说的结尾更是在寂静严寒的绝望中爆发了氦闪,而后戛然而止。电影约莫有了好莱坞式电影工业的影子,成熟完整的叙事,接连不断的冲突,最后推向高潮。虽然存在有待提升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整体上差强人意,更重要的也是靠同行衬托。

电影的故事可以看作围绕行星发动机展开的一系列救援。救援在不断的失败、不断地进行新的救援,从济宁到上海,再到杭州,途径马尼拉,最后在苏拉威西把离子流集中在一个喷射口,试图引爆木星。

什么是希望?或许先要理解什么是绝望,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黄金时代体验课、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大批行星发动机毁坏、救援行动初期的接连失败、刚子没了、姥爷活活冻死、杭州地下城三十五万人没了、最后即使救活的行星发动机全功率输出依旧改变不了偏离的航线。或许这就是绝望。


その三

电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饱和式救援”这个设定。用大量的、甚至全人类的资源去救援,一个行星发动机安排了多个救援小队执行任务,只要其中一个完成便大功告成了。这与举国体制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同,这里没有“将”的出现,在大自然、甚至宇宙面前,人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只有流血牺牲的拼命救援,构建成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在主角抵达前,已经有别的救援队提前抵达并完成了救援。虽然其他救援队的部分一笔带过的略写,但也可以同理的想象出他们所遭遇的困难,“饱和式救援”体现的是人性的光辉,是伟大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而另一处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就是在主角尝试点燃木星时并点火成功,看到了另外两处喷射出的火光。这个点子,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由一个人想到,而是早就由以色列科学家计算出,但面对几率为零的方案,三个行星发动机的救援队仍然不放弃,勇敢拼搏,不可不谓之,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人类的伟大是勇气的伟大!摒除了个人主义,充满了人文关怀,人类在面对人类整个族群的危难时,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饱和式”的行为在生活中也并不罕见,我甚至体会到目前的科研就是一种“饱和式科研”。站在人类整体的角度上,这并不为过。但是作为单一的个体,却只能体会到其残酷。当下科研谁都并不缺idea,然而实验物理面对没有仪器设备的窘境,也无法发出高档次的文章。然而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关系,只能感受到无奈。

One Reply to “《流浪地球》观后感”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