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融的逻辑》

一 引子

最近蚂蚁IPO被叫停的事情引起了大众关注,互联网金融创新实为披着科技外衣,行金融企业之实。由于先前相关规定的缺失,在监管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获取了极大的利益。最近政府部门则发布了相关的政策规定 12,目前还在意见征集阶段。

我也只是普通大众的一员,没有什么系统的金融知识,只能够通过《半泽直树》补充些许常识。最近读了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前几章饶有兴致,后面则被作者夹带了很多他个人关于儒家文化与金融相关的看法,但我并不认同。

二 正文

本质

对于金融进行了简单明了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货币的出现使跨空间易于实现,而借贷则实现了跨时间的价值交换,金融加大了资本的流通性。

无论个人贷款还是公司上市,都是用未来的预期收入换取现金的一种方法。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最需要用钱,然而对于不考虑家庭援助情况下的年轻人通常是不可能有很多钱的。对于发展中的公司,如果没有金融的手段,只通过熟人相借,很难筹集到很多钱将其规模发展壮大。众多的金融辅助,其目的都是为了快资源的配置速度,降低配置成本,提升配置效率,进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书中反复在多个章节中提到家庭金融的概念。为了能够更顺利地活下去,也为了生命的延续,个人必须跟其他人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利益交换,即,人与人之间的金融交易是人类活下去的必须。“家庭、家族就是隐性的内部金融市场”。因为亲戚间的”礼尚往来”不只是为了“情”,更多的是一种借贷利益交换。在商业保险未充分发展的时代,养儿防老也是一种对未来衰老的保险,子女是人格化的保险品。作者认为,为了维护家庭这个金融场所,社会就必须有相配的家庭、家族文化,帮助实现这些错综复杂的隐性金融契约,正是儒家文化产生和延续的原因。

钱化

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为了什么钱会多起来进行了分析。首先区分了钱、资本和财富的区别,三者的概念逐渐递进扩大。钱是将财富出售的所得,资本是财富的契约或票据化所得。商品除了固有价值,在市场经济里商品更强调使用价值。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以土地为例,由于居住的需求,付出“钱”获得了“房屋所有权证”。

财富不一定能变成钱,在私有土地还不能交易的时候,土地是财富,但土地不是资本,也不能变成钱。市场化、资本化缩短了财富和钱之间的距离,也是钱越来越多的原因。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实现了市场化,买卖自由同时实现了劳动力市场和创业市场的自由。第二阶段将四类资源(1土地和自然资源;2企业及其未来收入;3社会个人和家庭的未来收入;4政府赤字)进行资本化。这四类资源也是任何国家的核心资源。

这一系列操作之后使市场上的钱越来越多,经济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带来人的异化。这些收入使得每个人的钱增加,但却不一定可以很好的衡量真实的收入和实际的购买力。简单来说,市场化、资本化之后,什么东西都需要“钱”了。

赤字

作者十分提倡财政赤字,认为这样做是藏富于民,以美国举债立国为例。1783年9月3日,英国签署《巴黎条约》,承认美国独立。一个年轻国家就这样靠举债存活下来。同时列举清朝前中期每年财政盈余,国库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是到了晚清时期缺国力衰弱。作者认为,这是两种国策导致的两种结局。鼓吹国富民穷必然迫使老百姓为了生存而求着政府,当饭碗都控制在政府手里,民权与法治会只好让位给权力。

这部分内容很明显因果倒置。两种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不同的政治体制,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导致的不同的结果。两个国家的命运在这个例子中和财政的赤字并不能建立起强联系。反观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美国的国债成为转嫁其国内风险的手段。无论如何财政和债务都是政府吸收社会资源的手段,如果政府不能很好的配置这些资源,使社会良好的运转和发展,是无法通过无限赤字来缓解的,同时一个低效、低信誉的政府也无法使民众购买其债券。

对于个人而言借贷,应当利用在投资而非消费上。广义的投资包括任何可以在日后带来超过当时的付出的价值,狭义则是指理财手段。纯粹的吃喝玩乐,用于享受的消费不能创造价值,是一种单纯的消耗。但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的语境下,将个人看成出卖劳动力的个体,劳动力作为商品也需要再生产,用于恢复个人劳动力的必要的消费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 总结

  1. 金融的本质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
  2. 市场化和资本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3. 警惕财政赤字和个人的借贷消费。

总体来说,看完之后有点失望,只读一下序言就可以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